<label id="mati5"></label>
    <dd id="mati5"></dd>
    <tbody id="mati5"></tbody>

    <dd id="mati5"><pre id="mati5"></pre></dd>

  1. 病例報告

    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劉曉

    [文章下載]

    【摘要】  【摘要】目的 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分析對象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制定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關鍵字】  臨床護理路徑,心肌梗死,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指的是患者的心肌由于各種原因出現缺血而導致心肌壞死,該病在臨床上以胸骨疼痛劇烈、白細胞的數量顯著增加、出現心率失常乃至心率衰竭為主要的癥狀表現[1]。當心肌梗死急性發病時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極大的威脅。在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還應給予其高效的護理。而常規的臨床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中并不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長時間的臨床實踐表明,給予心肌梗死患者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受到的效果顯著。本文將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分析對象,采用平行對照的方法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究分析,以下為具體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的分析對象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觀察組的患者數為40,其中有24例為男性、16例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8歲,最小年齡為51歲,平均年齡為(64.5±1.7)歲。對照組的患者數為40,其中有23例為男性、17例為女性,患者的最大年齡為77歲,最小年齡為53歲,平均年齡為(65.1±1.1)歲。所有患者在研究開始前均經過心功能分級檢查,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級均為2或3級。將合并心律失常、心源性并發癥、心力衰竭、嚴重肝腎功能異常、精神意識嚴重障礙的患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在詳細了解本次研究進行的目的及流程的基礎上簽署知情同意參與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相較無顯著差異,無礙對比研究的進行。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內容為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患者心電圖監護,常規給予患者吸氧、靜脈溶栓、止痛等治療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主要內容如下:①科室由護士長及護士成立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科室人員的具體工作方向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由患者的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進行護理。②在患者入院時護士向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熟悉醫院的規章制度、熟悉病房的環境、向患者介紹負責其病情的主治醫師,責任護士等,入院后協助患者做常規的各項檢查。向患者介紹治療流程,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相關疑問,減少其對醫院的陌生感。③心理護理。由于心肌梗死多為突然發病,患者極易出現緊張、焦慮、悲觀等負面情緒,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因此,護士要以耐心、熱情的態度根據患者的具體心理給予其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其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引導其以客觀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疾病,向其講述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強其信心,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④飲食護理。護士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引導患者多食蔬菜水果、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切忌辛辣、生冷、刺激的食物;飲食注意營養的均衡。⑤生活護理。護士協助患者定時變換體位,以防壓瘡的產生,保持患者皮膚的干凈。同時對病房每日定時打掃,及時通風,保持病房的整潔與舒適。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價標準[2]: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且采用本院自行研制的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將評分分為三個等級,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選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為本次研究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χ2來檢驗計數資料,以t來檢驗計量資料,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友情鏈接

    男人的天堂亚洲av_少妇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按摩_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_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label id="mati5"></label>
      <dd id="mati5"></dd>
      <tbody id="mati5"></tbody>

      <dd id="mati5"><pre id="mati5"></pre></dd>